調理劑又稱脫水劑,可分為無機調理劑和有機調理劑兩大類。無機調理劑一般適用于污泥處理的真空過濾和板框過濾,而有機調理劑則適用于污泥的離心脫水和帶式壓濾脫水。
無機調理劑
有效、也是最常用的無機調理劑主要有鐵鹽和鋁鹽兩大類,可以大大加速污泥的濃縮過程,改善過濾脫水效果,且鐵鹽和石灰聯用可以進一步提高調理效果。
缺點:用量較大,投加量要達到污泥干固體重量的5%~20%;本身具有腐蝕性(尤其是鐵鹽),投加系統要具有防腐性能。
有機調理劑
與無機調理劑相比,有機調理劑投加量較少,一般為污泥干固體重量的0.1%~0.5%,而且沒有腐蝕性。
其中陽離子型聚丙烯酰胺能中和污泥顆粒表面的負電荷并在顆粒間產生架橋作用而顯示出較強的凝聚力,調理效果顯著,但費用較高。為降低成本,可以使用較便宜的陰離子型聚丙烯酰胺-石灰聯用法,利用帶有正電荷的Ca(OH)2絮體物將帶負電的絮凝劑和污泥顆粒吸附在一起,形成一種復合的凝聚體系。
選擇考慮因素
調理劑的品種特點調理劑的品種特點
調理劑的品種特點
在選用無機調理劑時,盡可能采用鐵鹽;當使用鐵鹽會帶來許多問題時,再考慮采用鋁鹽。在利用真空過濾機和板框壓濾機使污泥脫水時,可以考慮采用無機調理劑。在利用離心脫水機和帶式壓濾機使污泥脫水時,可以考慮采用有機調理劑。
在采用無機調理劑或有機調理劑中的一種難以達到理想的調理效果時,可以考慮將無機和有機調理劑復配使用,有時能取得更好的調理效果。
污泥性質
對有機物含量高的污泥,較為有效的調理劑是陽離子型有機高分子調理劑,而且有機物含量越高,越適宜選用聚合度越高的陽離子型有機高分子調理劑。而對以無機物為主的污泥,則可以考慮采用陰離子型有機高分子調理劑。
一般來說,越難脫水的污泥其調理用藥劑量越大,污泥顆粒細小,會導致調理劑消耗量的增加,污泥中的有機物含量和堿度高,也會導致調理劑用量的加大。另外,污泥含固率也影響調理劑的投加量,一般污泥含固率越高,調理劑的投加量越大。
溫度
污泥的溫度直接影響著無機鹽類調理劑的水解作用,溫度低時,水解作用會變慢。如果溫度低于10℃,調理效果會明顯變差,可通過適當延長調理時間的方法改善調理效果。
因此,冬季氣溫較低時,要重視污泥輸送系統的保溫環節(從污水處理系統排出的污泥溫度一般不低于15℃),盡量減少污泥輸送過程中熱量的損失。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采取對有機高分子調理劑稀釋罐加熱或適當延長混合溶解時間和加大攪拌強度的方法改善溶解條件。
pH值
污泥的pH值決定無機鹽類調理劑的水解產物形態,同一種調理劑對不同pH值的污泥的調理效果也大不相同。
因此選用無機鹽類調理劑時,首先要考慮脫水污泥的具體pH值,如果pH值偏離其凝聚反應的范圍,更換使用另一種調理劑。否則就要考慮在對污泥進行調理之前,投加酸或堿調整污泥的pH值,一般情況下,都不采取這種措施。
配制濃度
調理劑的配制濃度不僅影響調理效果,而且影響藥劑消耗量和泥餅產率,其中有機高分子調理劑影響更為顯著。一般來說,有機高分子調理劑配制濃度越低,藥劑消耗量越少,調理效果越好。
經驗和有關研究表明,有機高分子調理劑配制濃度在0.05%~0.1%之間比較合適,三氯化鐵配制濃度10%,而鋁鹽配制濃度在4%~5%為適宜。
投加順序
當采用不止一種調理劑時,調理劑投加的順序也會影響調理效果。當采用鐵鹽和石灰作調理劑時,一般先投加鐵鹽,再投加石灰,這樣形成的絮體與水較易分離,而且調理劑總的消耗量也較少。當采用無機調理劑和有機高分子調理劑聯合調理污泥時,先投加無機調理劑,再投加有機高分子調理劑,一般可以取得較好的調理效果。
混合反應條件
要想達到的調理效果,污泥與調理劑實現完全充分的混合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不能隨意延長或縮短混合反應的時間,另一方面要盡可能快地使調理后的污泥進入脫水機。